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本报记者 罗乃莹
在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之时,专家聚焦中医药产业创新与现代化,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发展——
4月20~21日,首届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论坛以“全球健康:产业发展与共享”为主题,与会各界普遍认为,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已迎来重要机遇期,正成为全球经济蓄能增势的新引擎。论坛中设8个分论坛,其中传统医学创新发展分论坛作为本届论坛中举行的首场分论坛,聚焦中医药产业创新与现代化,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发展。
积极信号
中药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
在大健康产业中,传统医学领域产业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以来是健康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联合多个咨询机构分别就中药工业和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主题开展调研,聚焦中药产业现代化,预测未来发展。
大会重点报告之一——《大国底蕴,历久弥新:中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机遇》显示,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国中药类商品出口趋势向好,进出口两旺,中国中药类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较快。政策上,新的注册分类从政策端鼓励中药的创新发展,随着注册流程的不断完善以及审批效率的不断提高,中药审批时间呈现逐年缩短的趋势。
报告预计,2023~2027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阶梯式增长,未来5年中药行业市场规模每年增长率大概4.0%,到2027年,中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3.3亿元。随着医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中成药销售渠道将从院内转向院外,基层市场有望成为下一个中药发展的新增长点。另外,随着院外市场的开放,将有望丰富药物销售渠道,加大线上药店销售比例,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购药途径。报告建议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确保供应链安全完整,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在传统医学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中药工业创新报告》同样传递出积极信号。报告显示,近年来中药工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中药工业营收、利润实现增长,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相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报告也显示,中药工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但投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其中古代经典名方、大品种二次开发以及院内制剂转化已成为中药研发的重要源头。
时代趋势
中医药创新引领医学革命
“中医现代化将引领医学革命”“中医现代化引领未来的新医药学”,在传统医学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是核心词,也是与会各界代表提到的高频词。创新,是传统医学赓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面临着众多疾病威胁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状况。面对时代需求,不少专家认为,中医药创新将掀起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创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分享了3个关键词:分类、组合、分子动力学。他表示,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的分类思路,整合现代基因图谱等海量大数据信息,精准分类归纳总结,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疾病。同时,组合研发药物和组合用药治疗,有助于达到最优临床疗效,在此过程中,疾病发展和药物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能更清晰地揭示作用机理过程。“未来的医学应该是基于中医药理念,以科学的新分类和诊断治疗手段,瞄准人类健康问题的医学。”吕爱平说。
除了交流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一些专家还介绍了在制度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王一涛介绍了澳门中药研发中心的发展过程和在制度创新方面积累的经验。从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再到研发转化和国际拓展,经过多年探索,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已经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系统化创新性平台,成为中医药研发的孵化器和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2010年,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澳门。该实验室重点强调学术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关注研发、注册、产业化,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大湾区和祖国内地提供的广泛资源,共同推进澳门产业的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王一涛说。
面向国际
交叉融合赋能传统医学未来
此次传统医学创新发展论坛特别关注粤港澳区域中医药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主带来了港产中药,产品质量高,经营重诚信。希望北京经开区等内地生物医药创新园区和香港中药界交流互鉴,构建辐射东南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和全球华人的中医药产业网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专家顾问王宇表示。
近年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势头良好,但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中药产品主要以普通食品、饮食补充剂、食品添加剂、植物药、化妆品和植物提取物等形式进入市场,各国在入市途径、质量标准、注册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除了贸易壁垒和理念差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因素是制约中药材出口的重要原因。标准化、药理、药材质量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堵点,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难点。
“数字化给中医药带来重大机遇。”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书记陈健认为,基于源头可溯的中药监管、海量数据的指导标准、实践数值的负面清单、智慧平台的医术提升等,都将是数字化赋能中医药的现实路径。
多学科互鉴,多领域交叉,面向国际更要用现代化的“通用语言”“翻译”和推广中医药。“加强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协同联动,搭建协作平台,充分发挥聚合效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孙达表示,加快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教育、科技、人才、产业、文化等领域融合发展,通过多域融合赋能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使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用和更好的魅力。
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随着现代科技等不断赋能,迸发创新活力的中医药还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成果,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审核|陆烨鑫 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