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政务资讯 > 建设要闻

亳州市加快推进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访问次数: 城建科 来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3-03-06 08:58
文字大小:

亳州市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着力强化“六个坚持”,聚力实施“六大行动”,补短板、锻长板、提能级、聚人气,切实提升城市的通达度、承载力、辐射力、带动性、宜居感。

(一)实施畅捷城市行动,着力构建区域互通体系。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亳州市交通重点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拟用三年时间(2022年至2024年)推进45个交通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总投资536亿元。一是统筹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公路方面,亳蒙高速、徐淮阜高速全面开工建设,亳郸高速、涡阳至利辛高速连接线正在快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G237蒙城绕城段、S306蒙城绕城段、G329利辛绕城段等项目建成通车,G311亳州西段、S245涡阳北段等项目开工建设,G105亳州段完成施工招标;全市2022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249.6公里,完成危旧桥梁改造34座,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973.7公里,蒙城县成功创建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铁路方面,我市持续推进构建“1小时城际圈”,青阜铁路利辛县西潘楼站场改造工程已基本建成,阜蒙淮城际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将亳蒙城际铁路早日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加快推进亳州现代铁路综合物流园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谋划对接许昌—亳州、蒙城—淮南城际铁路、三洋铁路及青阜线涡阳站改建工程,逐步构建亳州铁路枢纽地位。机场方面,亳州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已通过华东质监站验收,正在进行土方回填、排水围界、助航灯光、站坪消防等项目施工;航站区变电站、安检房、货运站、消防救援站等单体主体工程已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航站楼、综合业务楼、塔台、气象站等单体主体工程施工,计划2024年底前具备通航条件。水运方面,涡河航道一体化项目推进顺利,涡阳船闸提前开工,同步推进泰山石膏码头、金沙河码头、大寺码头一期工程、涡阳天兴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协调省港航集团开工建设大寺复线船闸等项目,倾力打造涡河四级航道。二是优化中心城区市政交通。市住建部门2022年承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48个,完成投资约14.17亿元,建成希夷大道等4条9.8公里城市主干道“白加黑”更新改造,提升交通通行品质;建成杜仲路、合欢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工程,打通铁路两侧交通瓶颈;建成汤王大道涡河隧道、三清大道PPP项目,缓解涡河两岸通行压力,闭合主城区东外环;同时加快推进光明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项目建设,全速推动光明路、药都大道、魏武大道等3座涡河大桥项目早日开工,快速推进光明路至三清大道、药都大道至三清大道等连接线项目及古泉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前期工作,尽早打通市政道路与城区外环的快速通道,顺接涡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努力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外向度。

(二)实施宜居城市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快住房保障民生工程建设,改善群众居住质量。按照《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要求,结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改造意愿,2022年我市投资3.69亿元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9个共10529户,共计改造面积约119万平方米;依据《亳州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和界定标准》内容,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3667套,开工率100.4%,基本建成17150套,完成率100.39%,超额完成各项棚改年度目标任务;谯城区、亳芜园区利用现有住房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808套,发放项目认定书22份。二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医疗方面,继续实施“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市儿童医院、市肿瘤医院即将投入运营,医疗资源布局将更加均衡;支持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954个,三级公立医院增加到9家,市县两级质控中心增加到120个,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区域远程心电平台、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平台、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成投用;组建4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全部签约挂牌,三县公立中医院全部创成三级中医院,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增加到5.83人。教育方面,出台《亳州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成立市级学科教学研究指导组36个,评选市级教坛新星645名,建设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261所,实现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出台《亳州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38所,新增公办学位7350个;实施“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新增托位9905个;实施“123”名校长培养工程,评选“2535”名师331名;探索跨市(区)联盟办学形式,支持市第九小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组织2个优质教育集团开展城乡联合体试点。商贸方面,实施限上企业培育行动,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8家,累计达1004家;围绕汽车、美食等举办促消费活动320场,参加企业3765家,累计发放4040万元消费券;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15家企业被认定为“安徽老字号”称号,“亳州绿城·青牛广场商业街”被评为第三批“安徽特色商业街”,亳州康莱酒店被评为“五叶级绿色饭店”;全市农村电商网点优化调整到775个,培育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420个,总量达3700多个,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超6000人次;全市农村产品网销额实现129.6亿元,药通网、药博商城等主要中药材电商平台实现线上撮合线下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全市整治改造12个城区菜市、28个乡镇菜市,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更安心。

(三)实施绿色城市行动,着力夯实生态本底。一是冲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充分利用城区“碎片”空地建设“口袋”公园,2022年建成街头绿地(游园)7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87.08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130.78万平方米;根据绿化遥感测评报告,我市绿地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要求,2022年12月底通过省厅专家组初审。二是扎实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我市坚持“厂、网、河、岸”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市本级建成区12处(55公里)黑臭水体整治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省级核验,提前1年达到初见成效目标,同时在原有215条国省控农村黑臭水体的基础上,新摸排农村黑臭水体1224条,完成了286条年度治理任务并对涡河等8条主要河流的18个断面,100条支流的214个断面开展月度监测评估。三是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市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配套政策,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全市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到213.96万平方米,开工比例29.6%,竣工面积达到225.98万平方米,竣工比例23.65%,新增装配式生产基地2家,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全面推动绿色建设发展。我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65%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均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民用建筑绿色建筑竣工比例90.07%,完成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610万平方米,光伏应用装机容量1.5兆瓦,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规模18.79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改造68.71万平方米。市行政中心等8个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强运行节能,85个公益性单位或工业企业通过光伏发电实施可再生能源代替,发电量79兆瓦。同时,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探索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积极申报省级绿色发展低碳片区试点。

(四)实施韧性城市行动,着力增强风控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暖民心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4836个,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建成遮阳(雨)棚14个;二是竭尽全力保水供气,2022年制水5930万吨,涡北地表水厂土建工程基本完工;管道天然气年供气达2亿方,液化石油气年供气达3.5万吨,并完成13.33公里燃气老旧管网改造。三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2022年处理污水8162.5万吨,无害化处置污泥51353.03吨,改造污水管网39.26公里,完成缺陷点整治84个。四是实施人行道提升改造,2022年提升改造人行道8.3平方公里,新施用的压花混泥干土工艺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认可。五是实施空中管线整治,市本级完成了牡丹路、养生大道等20个路段弱电下地和城区131个居民小区及390条小街巷空中管线整治,谯城区57条街巷空中管线整治正在有序推进。六是实施精准识别工程,完成高新区800套路名牌、城区1万多杆市管路灯“身份证”的安装。七是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成覆盖建成区160平方公里范围内燃气、供水、排水、桥梁四个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专项系统,对城区184公里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17座桥梁、152公里供水主干管网、573.31公里排水管网实施安全监测,获省奖补500万元。八是实施窨井盖安全排查专项行动,2022年维修更换城区供排水以及燃气、弱电井盖1839套,雨水篦子1501套。实施安全出行行动,完成建安隧道健康监测和11座桥梁维修加固。九、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我市在新建、改建项目中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工作,2022年累计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26.41 km2,建成区范围内达标分区面积25.52 km2,占建成区面积33.58%。

(五)实施智慧城市行动,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一是拓展完善网络体系,城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92.15 %,农村地区光纤网络全通达,4G网络全域覆盖,5G网络实现了城区、工业园区等区域覆盖。二是深化赋能“城市大脑”,完善“城市大脑”“1417N”体系建设,开发“多车监管”等45个应用场景,“城市大脑”入选全国信标委《城市大脑案例集(2022)》和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实施报告(1.0版)》。三是优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完善“皖事通办”平台建设,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实现市县两级2602个政务服务事项“申办一键通,材料零提交”,18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和138个政务服务场景长三角“一网通办”。四是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全市累计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5个;古井贡酒1栋全自动立体发酵智能酿造车间全面投产,产品设计中心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部署试点企业183家。

(六)建设人文城市行动,着力彰显亳州特色。一是文化工作精彩纷呈,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8个,开展“魅力亳州”“亳州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2022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个,曹氏家族墓群荣获首批“安徽省级遗址公园”,亳州市酒厂有限公司、攀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省级非遗工坊,并联合省考古研究所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亳州最新考古成果展”。二是旅游业态多元发展,徽酒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定,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十八里镇虞集村、涡阳县义门镇民族村获评安徽省特色美食村,涡阳道源湿地公园无为潭等7个示范点入选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点,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市文旅部门先后与上海奉贤区签订《亳州市、奉贤区文旅部门合作协议》,与商丘市签订《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文旅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文旅项目推介合作。三是历史文化保护多管齐下,我市已颁布《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编制《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7部保护规划,公布历史建筑133处;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经费,并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达1430万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在全省率先聘请10位经验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顾问,为历史文化名城传承与发展指明方向、理清思路;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现场会均在我市召开,进一步宣传推介了我市名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升了我市名城保护工作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4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410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方式:0558-5122782
  网站标识码:341600003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