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商务局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6007330188493/202108-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商务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 其他 / 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8-25 发布日期: 2021-08-25
索引号: 113416007330188493/202108-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商务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 其他 / 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8-25
发布日期: 2021-08-25
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8-25 08:37 信息来源:亳州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亳州建设、奋力推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的关键时期。加快亳州商务领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至关重要。《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是全市十四五商务发展的纲领,是指导全市下个五年商务工作的蓝本,也是县区商务发展规划和其他工作的基础。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商务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市紧紧围绕五个城市建设总目标,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着力推进商务领域改革,大力培育商贸主体,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强化商务综合执法,全市商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内贸流通迈上新台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末的436.4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991.7亿元,年均增长11%;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015年末的162.3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201.9亿元,年均增长4.5%。商贸流通主体进一步壮大,202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1008家,较2015年净增加405家,增长1.7倍,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76家,较2015年增加23 家。谯城区盖盛祥、金色华联、利辛县粮油食品商厦、蒙城县好又多超市、涡阳县新华电商贸等本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认真落实《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中心城区新建、改造提升菜市场10个,新设或改造小区菜店52个。重点商贸项目扎实推进,谯城万达、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商贸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十三五期间,新增安徽老字号19家、省级特色商业街区1家。

(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

十三五期间,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5.02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0.6亿美元,年均增长16.1%,五年累计进出口41.1亿美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9倍。外贸主体培育取得新进展,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从2015124家增长到2020282家,进出口额超百万美元企业从201553家增长到2020113家。外贸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药业进出口额从20151.8亿美元增长到20203亿美元,年均增长10.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进出口额从20157138万美元增长到202012671万美元,年均增长12%;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额从20151.07美元增长到20201.5亿美元,年均增长8.4%;机械电子行业进出口额从20153739万美元增长到20205100万美元,年均增长7%。出口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亳州现代中药产业2018年再次被商务部认定为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医药专业型示范基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海关高级认证企业2家,一般认证企业9家。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从以亚洲为主拓展到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窗口建设取得新进展,亳州海关正式设立;外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并完善了外向型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提升,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检测项目达200多项,检测结果得到海关部门采信,并被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

(三)外资、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15年的6.57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9.64亿美元,年均增长10%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69亿美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利用外资项目主要有:碧桂园房地产项目、光大绿色环保生物能源项目、信义光能发电项目等。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美国、台湾、新加坡、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投资房地产、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电子加工、中医药等行业。重大招商活动成效显著,积极组织举办和参加国际(亳州)药材药品交易洽谈会、徽商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博会、投洽会、高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多次赴上海、北京、厦门、深圳、东莞、昆山等跨国公司和台商集聚地参加专题招商对接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外经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2020年底,我市共在境外设立10家营销机构。

(四)商务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外贸易备案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市高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商务主管部门。优化办事流程,将30项行政审批及服务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办理。全面推进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五)电商发展突飞猛进。

扎实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先后接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农村电商优化提升、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持续加强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全市电商企业已达3500多家,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的电商店铺已达4万余家,农村电商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12家、超100万元的品牌8家,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9个、省级电商示范村62个,蒙城县、利辛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药通网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平台,药博商城被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动淘宝、1号店、京东商城亳州馆上线运营,推动我家亳州子栏目建设,跳蚤市场特价商品已上线运营;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市青年创客空间、市筑梦社区、蒙城电子商务孵化园建设运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蒙城县农村淘宝项目县级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涡阳县邮政三级物流体系建成运营。中医药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功能错位布局,建立完善了以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药通网、药博商城等为辅的现代流通体系,建成安徽省唯一一家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实现中药材商贸流通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球最大交易集散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专栏1:十三五商务经济主要发展情况

                      年度

指标

2015年

2020年

5年累计

内贸

流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36.4

991.7

3287.2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162.3

201.9

997.4

外贸

进出口

进出口(亿美元)

5

10.6

41.1

出口(亿美元)

4.5

9.2

35.4

进口(亿美元)

0.5

1.4

5.7

利用

外资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6.6

4.3

39.7

 

十三五期间,我市商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整体发展与亳州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商务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商务经济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总量规模在全省所占比重偏低。二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商务的工作理念、管理方式以及服务能力和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滞后,交易总量偏小、信息化程度低、经营理念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全市商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转变的最紧迫阶段。

从国际看,全球正面临新一轮经济调整周期的新技术、新规则、新矛盾。从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趋势看,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全球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科技进步正在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上升使我国经济面临两面挤压的风险,迫切要求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从全球治理体系变化看,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重大变化。大国博弈的系统性复杂性导致地区不稳定和国际政治关系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矛盾加深;传统贸易强国与新兴贸易大国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的冲突加大,我国正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遵从者向重要参与者转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践行,新一轮高标准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战略、布局自贸园区、深化体制改革、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带来发展开放型经济新的重大机遇。同时,企业经营成本进入全面上升期,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趋紧的双重压力,外贸成本优势不断减弱。

从我省看,国家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东西双向对内对外开放大格局的纵深拓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系统推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要素聚集能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我省乘势而上闯出新路。在中部崛起战略引导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取得显著成就。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将成为消费增长的主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将带动新的消费业态快速成长。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将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增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区域通关一体化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数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加快转变商务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

从我市看,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皖北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皖北振兴战略,加快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经济实力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我市工业化不断推进,基础不断巩固,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加快等,我市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将为商务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对流通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流通升级面临新要求,对我市商务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但我市商务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发展后劲不足、新的增长点不多的现状,同时面临周边地市竞相发展、争先进位压力加大的挑战。

总体判断,十四五我市商务经济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培育新动能,增加新优势,不断开创我市商务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主要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更加注重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和提升外需,更加注重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更加注重外贸、外资、外经、内贸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助推亳州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为亳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节  发展理念

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商务发展的主线,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商务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商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商务发展动能。坚持以创新促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以电子商务引领流通变革创新;走创新驱动的外贸发展道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开放方式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商务发展格局。坚持内外需协调,加快构建内外一体、城乡统筹、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做大做强县域商务经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国际市场和对外投资产业布局,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商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绿色商务,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绿色采购和销售,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引导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绿色流通,推动流通企业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发展绿色贸易和投资,加强节能环保国际合作。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注重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重大外资项目和外向型龙头企业落户我市。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发挥出口基地集聚作用,争创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巩固提升国家级现代中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谯城区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打造民生商务。强化商务服务民生功能,推动商务扶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商务扩大就业功能,保障生活必需品安全稳定供应,加强商贸行业监管,强化部门密切协作,强化商务信息服务,努力为百姓创造便利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市商务经济发展将坚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与较高的发展质量并重,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质量。

国内贸易。到2025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畅通高效、城乡一体、便民惠民的商贸流通体系,为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夯实基础。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每年新增限上企业90家左右,总数突破1100家上。

对外贸易。外贸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进口与出口、优势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到2025年,进出口总量突破15亿美元,生产型外贸企业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外贸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培育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240家,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骨干企业超过50家。

利用外资。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发展,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到2025年底,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突破40亿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保持较快增长,对外承包工程规模、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对外直接劳务输出,全市外经企业达到12家。

电商发展。2025年,全市网销额突破150亿元;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60%;指导蒙城县建成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巩固利辛县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成果;力争农村电商示范镇超过40个、农村电商示范村超过100个;每年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2000人次以上。

专栏2:十四五商务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年度

指标

2020年基值

2025年预期值

年均增速(%)

内贸

流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91.7

1425

7.5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201.9

295

8

外贸

进出口

进出口(亿美元)

10.6

15

7.2

出口(亿美元)

9.2

12

5.4

进口(亿美元)

1.4

3

16.5

利用

外资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4.3

8

13.2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商贸发展

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化商贸流通领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以商贸流通现代化带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使商贸流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促进创新创业的新活力。

1.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完善商贸企业联系和跟踪服务机制,突出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落实税费减免、用电用水同价、放管服等改革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做大限上企业培育基数,壮大商贸队伍,提高限上企业在社会消费中的拉动作用。鼓励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小微流通企业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支持市内骨干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推动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境外、省外、市外大企业来亳投资,设立法人企业。挖掘农村商贸流通潜力,扶持达到限额以上销售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为法人企业。完善流通业品牌培育保护机制,鼓励流通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省政府质量奖、省著名商标等,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产业开发、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2.完善城乡流通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落实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重点战略和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县域特色,合理布局流通网络节点。统筹推动中央商务区、商贸功能区、特色商业街区协调发展,实施亳州市主城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培育药都印象、批发主导型、零售主导型、商务休闲主导型、商贸物流主导型五大功能区,构建一城三圈的商业格局。促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发展城市便民商业,加快推进城区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资源,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合理布局建设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直营连锁店,构建工业品、农产品双向畅通的流通渠道。推进大型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加强大型批发及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仓储、交易和物流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市场辐射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着力打造中药材物流、酒类物流、新区物流等一批产业聚集区和物流园区。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创新基础性流通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引导资金投向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3.激发实体商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零售业改革发展,鼓励零售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自营商品比例,加大自主品牌、定制化商品比重。深入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开展全渠道营销,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加快批发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增强物流配送、质量标准、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展览展示、咨询服务等新型功能,推动传统批发企业实现由商品批发向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转变。支持发展品牌联盟或建设品牌联合采购平台,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向电子商务园区、物流园区转型。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物流标准、高效、集约发展。推进生活服务业实现在线化、标准化、便利化,加快商务服务业实现智能化、精细化和网络化。

4.提高流通信息化发展水平。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开放,建立政府与社会紧密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机制,形成高效率的内贸流通综合数据平台。对全市数据中心存有的数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实现大数据为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服务。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市场调控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引导流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市场拓展、精准营销和优化服务,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构建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巩固提升国家级中药材、酒类流通追溯建设试点工作成果,提升追溯信息服务民生功能。

5.推进流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积极倡导健康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引导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变革。支持流通企业与绿色低碳商品生产企业(基地)产销对接,推行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鼓励采购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旧货市场规范发展,促进二手商品流通。开展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等示范活动。

第二节  市场发展

1.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依托亳州市青年创客空间、筑梦社区等载体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加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药通网、药博商城等改造升级,完善中药材电子商务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传统中药商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助力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自建网络交易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经营,不断开辟流通新渠道,挖掘消费市场新潜力。引导传统服务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互动,鼓励拓展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电子商务与服务业、农业、工业深度融合。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投融资环境、信用、安全、人才培养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2.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农村电商升级工程,务求在农产品上行下行”“出村进城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鼓励和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优化布局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大力引进知名电商品牌企业,强化本地电商品牌建设,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上规模、上品牌、上效益;加大农村地区水电路气、信息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动具备条件的乡镇将商贸物流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加工等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扩大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要抓好农村消费载体和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综合体,推进农村运输服务站建设,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进村的最后一公里

3.推进菜市场、菜店建设。完成《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中心城区菜市场达30个、社区菜店达100个以上。鼓励三县城区加快新建、改造提升城区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步伐,坚持示范引导,通过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等措施,不断优化布局,加快补齐文明创建菜市场建设短板,丰富群众菜篮子,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第三节  外贸发展

着力调整优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我市对外贸易水平,力争生产型企业年均增长10%以上。

1.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水平。完善外贸企业帮扶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发展新型贸易方式,会同外向型经济有关部门,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外贸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着力引进外向型大项目,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以走出去带动外贸发展。依托国家级现代中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谯城区出口中药材质量示范区和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中药、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出口基地,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经济外向度。

2.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孵化实绩企业。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对骨干企业实施重点帮扶,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鼓励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引进合作伙伴等形式,迅速做大做强,增强出口实力。建立健全外贸企业孵化培育机制,发挥各外贸平台作用,引导中小微企业开展外贸业务。顺应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积极融入 长三角,推动外资、外贸联动,新增落地一批外向型企业。2025年,力争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240家,进出口规模超1000万美元企业50家、超5000万美元企业2家。

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自主出口品牌。依托我市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中药产业、农副产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机械电子产业等出口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中药产品出口。推动以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为主向中药提取物、养生保健品和中成药转变,以初级农副产品出口为主向食品、工艺品等深加工出口产品转变,并积极推进汽车、改装车和电子元器件等新产品出口,提高我市出口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品牌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专利注册和产品认证,强化品牌意识,创立出口品牌。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品牌展会、收购境外品牌,扩大品牌宣传,加强出口品牌建设。

4. 优化国际市场结构,努力扩大进口规模。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RECP”政策发展利好,实施亳企境外市场开拓工程,引导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专业展会,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企业深度开发韩国、香港地区、北美、欧洲、台湾地区、印度等传统市场,着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拉美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搭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平台,参与我省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批发市场建设经营,鼓励企业参与跨国采购,推动中医药、农产品等优势产业企业建设境外营销网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机遇,促进消费和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薄荷、芝麻、香料、西洋参等原材料进口;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5.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贸易便利化。用好国家、省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其通关、物流、退税、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功能,开展中药材和农产品进出口检测、技术培训与咨询、技术壁垒防范等服务。健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市出口企业权益。

第四节  外资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发展,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到2025年底,力争十四五期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

1.加大招引外资力度。紧紧抓住境外资本、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积极合理有效地吸收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坚持以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扩大使用外资规模。鼓励企业采取境外上市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扩大境外融资。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把使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延伸产业链条和提升产业层次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适当合理规划外商投资布局。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外商投向省级经济开发区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园区;注重关联招商和配套引进,促进产业链和产业板块的形成。引导外商投向现代中药研发、开发性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引进能够提升现代中药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项目;鼓励外商以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外商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

3.深化利用外资体制机制改革。紧紧抓住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外资,加快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会计审计、建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放宽外资准入。积极复制自贸区外资改革试点经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依法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建立常态化的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后国民待遇,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依法明确外资企业监管的目标、内容、方式,逐步建立完善外资企业信息备案、信息报告、信息共享及公示等制度,加强外商投资企业事中事后监管。

4.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拉动外向型经济增长。按照优化布局,厘清定位,合力发展的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支持谯城经济开发区上水平、增优势,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为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其它省级开发区上规模、增效益,成为利用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先行者。重点瞄准欧美、日韩及港台地区等重点外资来源地,加大技术、管理、资金的引进力度。

第五节  外经发展

1.做好引进来走出去工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展销机构,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优势产业转移。重点支持中药、白酒、农副产品加工等设立中药材等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基地,促成对外投资重点项目实施。推进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支持企业设立境外销售机构、开设品牌连锁店、售后服务站,发展终端销售,注册国外商标,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带动产品、设备、技术出口,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输出。支持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争取国家援外项目,与省内外总承包企业合作,承揽部分工程。促进我市对外劳务输出企业与工程承包企业合作,发展对外劳务合作。

2.建设走出去平台。积极鼓励我市企业参与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借助大企业优势,带动我市企业走出去,借船出海,抱团发展。加强信息服务,及时传递国家最新的走出去相关政策,多方收集境外国别投资政策、项目合作信息以及风险预警等信息,丰富走出去信息的来源渠道,提升我市企业走出去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外经外贸互动发展。摸排一批有进出口潜力的重点外经企业,明确人员分工,进行重点跟踪和包保服务,建立境外营销机构,以外经带动外贸发展。鼓励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将境外权益资源产品运回国内,拓宽进口渠道,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依托对外投资企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带动技术、产品出口。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

进一步完善商务经济发展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协调和解决我市商务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促进商务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发展商务经济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商务规划目标、年度目标,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定期考核县区完成情况,兑现奖惩。各县区,市经开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本规划纲要,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和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节  完善政策促进体系

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方向,重点支持对限额以上企业培育、外贸企业孵化、内外贸骨干企业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区,市经开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商务主管部门要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商务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对企业享受国家、省、市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机制、政策修正机制,真正使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得到实惠。

第三节  优化商务发展环境

严格落实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信用管理档案,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打造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四节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探索创新商务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为商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加强市、县(区)、开发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人才培训,强化对商贸企业及各类商协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培训,完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干部管理系统,促进商务人才合理流动。加快建立一支素质高、观念新、创新能力强、精通商务专业技术的实用型商务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政治作风过硬、善于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政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工作效率优的行政管理队伍

Copyright©2024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1383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商务局 联系方式:0558-5555315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