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2023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我就2023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各项指标与大家分享,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经济发展质效提升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指标增速提升、位次前移。省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8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项指标增速位次较上年同期提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较上年同期前移7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较同期前移1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较同期前移5位;工业投资增长43.4%、高于全省22.4%,居全省第4位、较同期前移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较同期前移10位。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55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34.8亿元,增长6.7%。
二、经济运行呈现的特点
(一)供给形势稳中向好
1.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冬小麦长势总体正常,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一季度,猪肉产量7.9万吨,同比增长1.7;牛肉产量0.3万吨,增长5.3%;羊肉产量0.9万吨,增长3.3%;禽肉产量1.3万吨,增长7.0%;禽蛋产量2.9万吨,增长3.4%;生牛奶产量0.3万吨,增长0.8%。一季度,生猪出栏97.0万头,增长0.9%;家禽出栏825.8万只,增长7.3%。
2.规模工业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皖北六市第1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8%,较上年同期提高2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1%,高于全省37.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皖北六市第1位。
(二)需求动力逐步增强
1.投资增速领跑皖北。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皖北六市第1位。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43.4%,居全省第4位,皖北六市第1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1.6%,居全省第3位,皖北六市第1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1.3%,居全省第1位,皖北六市第1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330.9%,增速居全省第2位,皖北六市第2位。
2.消费市场发展繁荣。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5亿元,同比增长7.6%,较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皖北六市第1位(与阜阳并列)。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3.0亿元,增长2.8%。分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9.6亿元,增长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9亿元,增长8.1%。
(三)财政金融质效提升
1.财政收入质量提升。一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8.6%,较1-2月提升0.6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居均居皖北六市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29.5亿元,税收占比53.8%,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67.9亿元,比年初增加256.4亿元,增长1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565.9亿元,比年初多增364.7亿元,同比增长17.0%;贷款余额3330.8亿元,比年初增加212.7亿元,增长13.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950.5亿元,比年初多增127.5亿元,同比增长11.8%。
(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1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97元,增长4.8%,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48元,增长6.8%,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改善。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同比缩小0.04。
2.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0.5%。八大类“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3%,衣着类下降0.4%,居住类下降4.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7%。
(五)发展后劲支撑有力
1.工业行业整体向好。一季度,全市18个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2.1%,行业发展整体较好。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增幅均超1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塑料制品行业增幅超50%;金属制品、电子信息、医药、汽车及煤炭开采等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大的产业均保持了两位数增幅。一季度,全市新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0.5%,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6.7%。
2.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快。一季度,新入库投资项目11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3个,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1.8%。其中,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45个、比同期增加13个,计划总投资增长251.6%。在此带动下,一季度,全市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0%,高于全市投资22.7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13.9个百分点。
3.经济先行指标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2.9亿千瓦时,增长103.6%,高于全省76.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三、存在的问题
从一季度全市主要指标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一)工业发展存在短板。一是部分重点行业增速低于全省。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前10行业中,有2个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低6.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低14.7个百分点。二是当月生产下滑企业较多。3月当月全市下滑企业321家,占比42.5%,其中停产半停产120家,占比15.9%。
(二)民间投资动力不足。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下降6.7%,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0.8%下降到51.9%。分县区看,谯城区、高新区民间投资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8.5%和1.2%,涡阳县、利辛县、亳芜产业园区和蒙城县分别下降17.4%、10.4%、6.2%和5.8%。
(三)个别指标负增长。一季度,全市房地产投资下降8.1%,降幅较前两个月收窄1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6.7%,较前两个月收窄9.7个百分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9%,较前两个月扩大1.6个百分点。虽有两项指标降幅收窄,但仍未扭负为正。
四、工作建议
(一)保持工业生产持续发展。一是加快推进规模企业入库,加大对新开业投产企业摸排力度,建立具有潜力的拟入库企业清单,对照清单,定向定点培育指导,进一步缩短企业入库时间。二是加强重点企业扶持,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分析和监测,采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力帮助企业“减负、解难、融资、保产”,确保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推动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
(二)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建设。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间投资信心,同时注重项目签约后的后续服务,深入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提高开工、投产、升规入库的转化率。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主管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对推进缓慢的投资项目列出问题清单,制定解决措施,加强督导,打通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继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指导企业完善统计基础工作,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配合,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二是督促县区落实文件要求,配齐专职首席统计员,做好保障,夯实基础。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两会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