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期间林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亳州市林业坚持生态优先,以林长制改革为统揽,不断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与“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五年以来共完成人工造林43.45万亩,义务植树5247.3万株,实施森林抚育30.98万亩,建设农田林网436万亩。重点工程方面,5年间共完成长防林建设工程11.45万亩,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489.4公里,完成绿色长廊绿化提升工程1820.3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2个,省级森林城镇29个,省级森林村庄173个。至2020年底,全市现有林地面积27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269万亩,森林蓄积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林业生产总产值持续增长,2016年至2020年五年林业生产总产值共计327.3亿元。
二、规划背景
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市委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组,同时成立工作专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亳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前期开展了20个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先后多次进行集中讨论,持续衔接省规划编制进展,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2021年2月初完成《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全面展开,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生态文明意识持续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进步,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美丽新家园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坚定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
三、总体思路
我市坚持“统一一个思想,坚持五大原则”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 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推行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坚持分区施策,突出重点: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立足问题导向, 分区施策, 坚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乔灌草结合,造林、抚育、修复并举,全面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秉承统筹规划原则,坚持全市均衡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作。聚焦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统筹林业发展各要素,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持续深化林业改革,推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坚持政策保障,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林业发展保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加强资金、人员保障,健全林长制目标考核奖惩机制。
四、规划目标
规划至“十四五”末期,主要林业发展指标如下。
1.林地保有量:至 2025 年末,全市林地面积不低于279万亩。
2.森林覆盖率:至 2025 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1.6%。
3.森林蓄积量:至 2025 年末,全市森林蓄积量不低于1150万立方米。
4.村庄绿化覆盖率:至 2025 年末,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
5.湿地保护率:至 2025 年末,全市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3%。
6.营造林指标:至2025年末,全市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森林抚育24.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化林修复10.0万亩。
7.森林创建:至 2025 年末,创建20个省级森林城镇,200个省级森林村庄。
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至2025年末,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低于 3.3‰。
9.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至2025年末,全市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在0.5‰以下。
10.林业科技发展:至2025年末,林木良种使用率不低于85%,林业科技贡献率不低于62%。
11.林业产业产值:至 2025 年末,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五、主要任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十四五”期间全市以《安徽省林长制条例》为基准,依托“五个一”服务平台,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健全“五绿”并进目标责任体系,强化各级林长责任,实行林长巡林制度,完善各级林长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完善四级林长目标责任体系,创新林长制改革,巩固亳州市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果。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稳定提升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等相关指标;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古树名木修复保护;严抓森林防火,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注重辖区内各省级重要湿地与地方一般湿地的保护管理,加强辖区内各湿地周边公益林管理,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至“十四五”末期,全市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3%。“十四五”期间,注重加强对现有各森林的经营管护,提高林分质量与林木株数保存率,注重将林业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村庄绿化率达标转移,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实施森林抚育24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10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0个,省级森林村庄100个。 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 。“十四五”期间致力于继续巩固完善蒙城县国有白杨林场、涡阳县国有林场、谯城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完善国有林场改革配套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将国有林场职能由“因养人而养林”逐步扭转为“因养林而养人”,努力做好国有林场保护和发展。
积极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谯城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 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 家省级示范社与 4 家省级家庭林场规模化发展,发展 30 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成50 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果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苗木花卉基地,打造 3 —5 个著名品牌,林业产业产值力争达到 100 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按照“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原则,力争至 2025 年全市创建林下特色经济示范基地 20 个,重点在蒙城涡河两岸等地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 10 万亩,打造杨树种植小镇。
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市经果林种植面积 10 万亩,产值达 15 亿元。扶持木本油料和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加快薄壳核桃基地建设,规划至“十四五”末,全市新建薄壳山核桃 10 基地万亩,建成薄壳核桃基地乡镇 5 个,油牡丹 20 万亩,苗木花卉基地 30 万亩。 培育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板业等林产品加工产业。到 2025 年,全市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 50 万立方米。进一步完善林拥城、花海大世界及利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三个国家级旅游基地设施建设,扶持 3 家省级森林旅游人家,促进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至 2025 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达 2000 万人次,力争实现旅游收入 12 亿元。
解读机关:林业综合管理科
解读人:王影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8-511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