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betway必威体育是什么 > 市政府办 >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310-00037 组配分类: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16 发布日期: 2023-10-16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310-00037
组配分类: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16
发布日期: 2023-10-16
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3-10-16 10:51 信息来源:亳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月份完成情况汇总表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进度、工作措施、取得成效等)
下步工作打算 责任单位 备注
1 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总产稳定在100亿斤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2 开展农业精耕细作改革,建设省级粮食生产指挥田2个、精耕细作示范点2个,全面提升粮食单产。 市农业农村局
3 紧扣按图索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600万亩、占比达88%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4 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行动,大豆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完成2.5万亩油菜种植任务,统筹花生、芝麻等生产,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7万亩、耕地轮作(大豆)1万亩,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大豆油料生产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5 加快提升粮食烘干能力,新建粮食烘干中心8个,总数达40个。 市农业农村局
6 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5个以上、新增库容5万立方米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7 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创建部级、省级、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6家,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8 规范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新改造池塘面积600亩。持续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新增面积0.5万亩,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市农业农村局
9 积极申报粮改饲试点项目,严格规范青贮饲料收贮行为,饲草、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10 林下特色种养面积发展到43万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1 新增设施蔬果播种面积3万亩以上。持续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产量达3万吨、增长20% 市农业农村局
12 因地制宜发展食药物质种植,推动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4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13 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新增粮食应急网点10个,政府储备粮食规模达2万吨。 市发展改革委
14 抓好生猪产能调控,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14.9万头左右,规模猪场(户)保有量不少于908个,保护好生猪基础产能。 市农业农村局
15 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管理,加强补充耕地立项、申报、施工、验收、管护等全链条监管,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确保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不低于876万亩、775万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6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改造提升18万亩,亩均财政投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统筹推进3.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持续提高耕地地力,实现农田变良田。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新建和改造农田机井3850眼,清淤改造中小沟532公里,畅通田间水利微循环系统。 市农业农村局
17 启动茨淮新河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加快完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市水利局
18 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继续实施重大动物疫病“3+7”强制免疫机制,抓好非洲猪瘟、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工作,粮食病虫危害损失率低于5%,新增300家以上规模养殖场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行动。 市农业农村局
19 进一步完善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20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7%,推进科技强农向种养加储销全链条延伸。 市农业农村局
21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科技特派员稳定在1200名以上,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团3个以上,巩固提升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实效。 市科技局
22 深入实施亳勃种业行动,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完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圃、库)3个。 市农业农村局
23 引进、培育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加强农机制造产学研合作,农机制造主营收入达1.8亿元、增长20%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4 坚持以市场换企业”“以资源换项目,加快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新增研制成果5项。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5 加快关键领域机械换人,新建主要作物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2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2个。 市农业农村局
26 稳步提升中药材、蔬菜、畜牧业等机械化水平,新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4.4%,推进机械强农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 市农业农村局
2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市农业农村局
28 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9 支持县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60%,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 市乡村振兴局
30 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6万人以上。 市乡村振兴局
31 实施《亳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规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粮油、畜禽、蔬果、中药材等优势资源,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增省级基地6个、总数达30个,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年销售额达400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
32 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行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总产值达1100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
33 因地制宜开发高端绿色农产品,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以上、企业品牌1个以上、产品品牌2个以上,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60个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34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强园、强企,打造中药材加工、绿色食品等加工产业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1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提高到187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1 市农业农村局
35 深入实施快递进村提质增效工程,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00个以上,推动农村地区末端资源共建共享。 市邮政管理局
36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农村产品网销额突破130亿元。 市商务局
37 做好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和运维,推广中药材全程质量可追溯系统,新增数字农业工厂2个、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8个。 市农业农村局
38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精品主题村3个、精品民宿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50亿元。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39 积极推动药食同源、亳州养生预制菜产业发展,探索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模式,力争产业规模达50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
40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两减量行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两利用行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推动资源转化利用。持续推进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两回收行动,废弃农膜回收率提高到84%、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提高到80%,推动农业减污降碳。 市农业农村局
41 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耕地面积70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2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2 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3 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 市交通运输局
44 接续实施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加快推进9处地表水厂建设,完成地下水源替换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 市水利局
45 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从2.95千伏安提高到3.1千伏安。 市发展改革委
46 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91户,基本完成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47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校舍及运动场面积3万平方米。 市教育局
48 统筹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所有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落实村卫生室6000/年运行经费,稳步提高村医数量和质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在岗村医收入。 市卫生健康委
49 加强对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关爱,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122个,覆盖率由30%提高到40%以上。 将工作任务纳入养老服务重点工作加以推动,每月统计全市工作进展,对工作进展较慢的县区进行调度。指导县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做到精准到村(居)、到户、到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工走访、村干部走访等多种方式,结合低保、五保入户核查的机会,深入了解老年人居住环境、行动能力、疾病情况、精神状况等方面情况,针对性提供服务,2023年共走访老人3.6万人。
2023
年全市计划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122个,覆盖率由30%提高到40%以上,目前已完成122家,完成率100%
督促指导县区扎实开展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关爱工作,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得到较好照料。加强监督,规范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运营管理,为居家老人提供老年助餐、探视走访等为老服务。 市民政局
51 深入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提升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不断提升公益性公墓管理服务水平。当前全市96个公益性公墓(城市公益性公墓5座、农村公益性公墓91座)已全部配备管理人员,及时对公墓内的设施维护、修缮,并制定完善了公益性公墓管理相关制度。二是编制落实殡葬设施布局规划。各县区积极与自然资源等部门就农村公益性公墓用地规模、布局做好衔接,将相关用地需求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殡葬用地保障。三是推行文明新风。开展“鲜花置换火纸”、清明祭奠英烈等活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丰富殡葬改革宣传方式,通过电视台、公益短信、村村通广播、殡改宣传车、传统庙会“小舞台”等多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文明祭扫、殡改政策。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宣传车辆551台次,悬挂宣传条幅300余条,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3.1万余份,发送公益短信80万条。 进一步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制度、系统上进一步优化,切实满足群众丧葬需求。坚持月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县区遗体火化情况,并积极引导群众进入公墓(骨灰堂)安葬。扎实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市民政局
52 实施农村改厕1.9万户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53 实施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完成4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消除356个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0.4%提高到23.5% 市生态环境局
54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5 强化示范引领,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9个、生态宜居自然村527个。 市农业农村局
56 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完成46万亩改革试点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57 推进服务社会化,深化拓展大托管服务改革,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服务主体+农户的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发展到2800个以上,新增大托管服务面积35万亩,总面积达120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58 推进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总量均稳定在2.5万个左右。 市农业农村局
59 推进土地规模化,土地流转率达60%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 市农业农村局
60 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建设村级供销合作社16个、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4个,推动供销合作社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全方位城乡社区拓展。 市供销社
61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在谯城区古井镇、涡阳县曹市镇、蒙城县许疃镇、利辛县巩店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省级试点。切实抓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每县区新增试点村不少于2个。 市农业农村局
62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18%以上。 市委组织部
63 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占比提高到83%。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分配机制,开展分红的村占比达21%,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
64 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覆盖70%的行政村。 市委组织部
65 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择1个县(区)开展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 谯城区被确定为省级第二批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市级将督促指导谯城区认真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指导县区及时发现总结第一批试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营造群众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监督村务的良好氛围。 市民政局
66 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推深做实四事四权工作法,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信访和“3+N”领导机制,强化“1+6”信访工作专班攻坚和市级领导包保县(区)、市直部门做法。 市委政法委
67 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41个。 市农业农村局
68 进一步做好支持群众自办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活动工作。 市委宣传部
69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进万村”1300场次以上。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70 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鼓励县区使用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不低于9.6% 市财政局
71 持续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政策,拓宽农业贷款抵质押范围,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力争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人行亳州市中支
72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新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2500名、培育高素质农民2700人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73 实施教师优师计划特岗计划,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培训农村地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200人。 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