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60073302996XP/202406-00007 | 组配分类 |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
发布机构 |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劳动、人事、监察、就业 / 公民 |
有效性 | 有效 | 关键词 | 无 |
名称 | 构建“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新闻发布会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6-03 | 发布日期 | 2024-06-03 |
主持人: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修薇
发布人: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长安
发布时间:2024年6月3日 下午4:30
发布地点:市会务中心第三会议室
2023年以来,人社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品牌建设为抓手,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一、健全三方机制,奏响矛盾纠纷调解化解“和谐曲”
近年来,人社、工会、工商联和企业家联合会三方四家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会议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培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熊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广泛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构建“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品牌、建立“人社+工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工作机制等重点任务。依托三方机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点加强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等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和新业态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结合“三送一检”活动,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服务,着力打造多层级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系。2023年培训473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完成1469份企业集体合同和18份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备案。
二是推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在园区、企业、车间等基层延伸。推深做实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为我市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在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多内容上得到丰富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扎实开展劳动用工“查风险 强协商 保支付 促和谐”等专项行动,做实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及时调解化解各类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全年没有发生规模性裁员和重大舆情。
二、突出工作质效,扎牢保障劳动者权益“防护网”
2023年以来,人社部门持续在制度落实、载体建设上持续发力,从源头上更好保障劳动者权益。
一是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指导全市用人单位以“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为载体,依法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电子劳动合同,进一步加强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降低劳资关系隐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23年全市共签订电子劳动合同5.17万份,力争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
二是落实企业特殊工时审批和劳务派遣许可制度。自2023年10月,我市创新工作方法,实施特殊工时岗位审批清单式管理,实行特殊工时一次审批长期有效,实现劳资双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审批不定时工作制企业46户,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企业49户。全面加强对全市173家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确保劳动用工、薪酬待遇、权益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不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三是建立省级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为进一步面向企业提供劳动用工、风险预防、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我市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已全部成立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狠抓改革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亳州品牌”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人社部门聚焦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总目标,改革创新不停步,在劳动关系领域做出了有益探索,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亳州样板”。
一是创新打造“满薪满益”服务平台。2023年以来,市人社局探索将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出构建实施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1335”三年计划,就是打造“一个平台”(“满薪满益”管理服务平台)、服务“三大板块”(e护民薪—服务建筑业农民工、e企和谐—各类产业工人、e新维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建“三全体系”(企业全覆盖、业务全领域、用工全链条)、实施“五大行动”(根治欠薪常态化机制、企业用工指导与监测、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畅通案件劳动仲裁“绿色通道”、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提升行动)。
2023年6月5日,“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率先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实现全面应用。同时,依托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拓展应用范围,在工程建设领域、工业企业、三新经济领域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和服务一体发展。截至目前,“满薪满益”服务平台累计注册企业用户2848个,累计监管工程建设项目814个,服务农民工75.87万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53.74亿元。
这项改革创新举措获评“2023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安徽省一支部一品牌百优党建案例”、“2023年度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光明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宣传推介。
二是实施“调解仲裁+”工作模式改革。加大“互联网+调解”平台争议办理力度,创新实施“调解仲裁+劳动监察”、“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工作模式。加强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在案件受理、保全、执行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便利,与法院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培训等,就疑难复杂、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开展研讨,统一裁审法律政策适用标准。常态化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百千万法律帮扶行动”等活动。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评查活动。年度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65%以上。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争议“五快”工作机制。为依法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我市开展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市县两级5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部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设置农民工工资争议“绿色通道”,坚持“三优”(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五快”(快立、快援、快调、快审、快裁)原则,实行全流程优先处置,实现15日内调解结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持续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扎实开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单位认定和金牌选树活动。落实“1110”国家级示范单位重点培育计划,每县区选择1个园区、1个乡镇街道、10家企业作为构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培育对象。开展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推动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持续推进欠薪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执法,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等级评价。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监管,全面推广“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应用。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安薪项目”“安薪企业”选树活动,引导企业将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有机融入日常用工管理当中,着力巩固完善人社牵头、行业主抓、多方协同的欠薪治理工作格局。三是探索开展重点领域速裁改革。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部门沟通机制、裁审裁调衔接机制,联合组建工伤保险待遇速裁庭,缩短办理时间、简化办理程序,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