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600556301263X/202310-00022 | 组配分类 | 体系建设 |
发布机构 |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有效性 | 有效 | 关键词 | 无 |
名称 | 板桥集镇“五步”法助力基层文化高质量发展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10-18 | 发布日期 | 2023-10-18 |
如何传承好先辈留下的乡村历史文化,让它们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动力?关键是要让乡村历史文化“活”起来。板桥集镇是皖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强劲、地方特色浓郁的大镇,素有“北淝名珠 农旅板桥”的美誉。近年来,板桥集镇乘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东风,积极谋划,以提升乡风文明为目的,以点面结合为手段,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探索了“12345”五步工作法。
“1”即围绕一个目标。通过文化大礼堂的建设,引导群众弘扬优良民俗家风,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2”即做到两个结合。坚持把大礼堂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3”即做到“三个不搞”。不搞照搬复制,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强迫命令。“4”即坚持四项原则。因地制宜、突出亮点、服务群众、留住记忆。“5”即“五个方面”分类推进。一是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方面,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板桥集战斗纪念馆坐落于北淝河畔雪枫公园内,纪念馆是为纪念板桥集战斗而建。纪念馆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100多幅图片和部分实物,同时收藏了120名将军的题字,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新四军的成长战斗历程,再现了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四师在板桥集英勇杀敌的情形。二是依托历史文化渊源方面,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乡贤名人等资源,如乌集村史馆,板桥集镇秉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投资建设了乌集村史馆,展馆面积700 平方米,以翔实的史料、器物的叙述、流动的线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乌集的历史人文美、自然风光美、古风古韵美、家风家教美、特色田园美,走进一段历史,品味一段乡愁。三是依托产业发展亮点方面,立足本地特色产业,推动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如桂光村的葡萄,蘑菇,板桥社区的花椒、鸡蛋,大付村葡萄,新三关村香油,双鹿村西兰花,和平村葡萄,大苑村黄桃,其中双鹿村的蔬菜基地(西兰花)被评为“安徽省第二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十佳示范基地”“上海外援蔬菜供应基地”“安农大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产学研交流基地”等。四是发挥大礼堂的作用,加强该镇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美好板桥,当前板桥集镇共有九个文化大礼堂,每个村级文化礼堂都制定年度活动行事历,确保可以广泛开展正常演出排练、展览展示、文体娱乐、健康健身、政策宣传、科技推广、技能培训、政策培训等群众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并且每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温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感悟初心使命,回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对农民文化大礼堂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五是多举措高效规范文化市场,人民群众安全无小事,加大对辖区内文化市场检查力度,文化站每月不定期扎实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整治、大检查,做好文体场所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加大对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监管红白喜事演出是否正规、对文化市场定期开展扫黄打非排查。对板桥现有的健身器材,采取“逐村排查,专人专责”的管护措施,每村(社区)检查场地、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和维修,“定人保管,定期保养”,使器材保持应有的性能,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健身器材处于安全的范围,不给村民留下安全隐患。
接下来,板桥集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将发展重心从拓建公共设施转向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上,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付诸实践,努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探索出一些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