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600556301263X/202206-00077 组配分类 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政策
发布机构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快乐健身行动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6-19 发布日期 2022-06-19

《亳州市快乐健身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议精神,把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工作部署落实落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市居住小区和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健身设施小区的配建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
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60公里,实现城市功能、体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公共空间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实现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基本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每万人
拥有足球场地1.1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
1.制定标准。根据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亳州市健身设施
配建“菜单”,真正将群众喜欢的健身设施配到群众身边,提高健身设施使用效益,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2.加快建设。对已建小区,按照“应修尽修、应改尽改、应建尽建”原则,全面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科学布点。对新建小区,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
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并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对投入使用的小区,由小区物业负责小区内部体育设施维保养护、提档升级;道路、
公园等公共空间健身设施,由体育部门负责提档升级。对行政村健身设施,根据区域特点、乡土特色和居民需求,全面改造升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县区要选择规模较大的自然村,盘活闲置用地,建设村级文体广场。
3.加强维保。街道、乡镇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和乡村服务体系,负责健身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健身设施安全使用。
(二)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
1.规划引领。严格按照《安徽省健身步道建设内容和标准》要求,将城市健身步道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2.形成网络。启动城市健身步道“断头路”畅通工程,打通红绿灯阻隔,推动城市公园步道系统互联互通,逐步串起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节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重要居住片区、重
要交通接驳点,连点成线,形成立体化步道网络,打造集交通、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健身空间。
(三)加强城市空间资源整合利用
1.盘活可用资源。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广场、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人防、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社区用房等设施资源,因地制宜、一处一策,
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社区文体中心”等健身设施,并与城市园林绿化有机衔接、嵌入配套城市。
2.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实施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规范有序的对外开放。新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严格按开放条件设计、
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以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四)提升群众健身普及水平
1.强化健身培训。加强对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冰雪和类冰雪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2项运动技能,每年培训不少于6.5万人次。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建成市本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
指导各县区建设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2022年完成全市国民体质监测9000人监测样本量。做好科学健身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四进”工作。
2.丰富赛事活动。打造全民健身“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市级办好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马拉松赛事、全国象棋快棋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鼓励群众周末和晚上健身,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达标者颁发证书。常态化举办各类赛事活动,积极参加省级各项比赛,办好市、县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和市、县(区)、社区(村)三级联赛,每年参加赛事活动人数不少于32万人次。
3.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安徽综艺·体育频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融媒体平台,采用图文、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全民健身活动、体育社会组织、科学健身指导、体育设施建设等内容。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快乐健身行动成果,全方位展示群众健身风采,讲好群众健身故事,增强群众健身意识,营造群众健身氛围。
三、政策保障
(一)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综合运用中央、省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将全市有关资金需求按照隶
属关系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加强场地供给。各级政府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制定《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并向社会公布,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
(三)制定优惠政策。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地设施的意见》,依法依规在税收、房租、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减免或补贴。落实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办法及
其实施细则。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偿办法、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助政策。